以案说法:


莫沉迷网络世界 应正视感情交流

编前:中国已经进入网络时代,工作、购物、交际、联系都已经不再是面对面的直面商谈,人们更多的通过互联网+的模式进行沟通。我们在很多的时间里,坐在电脑前、捧着手机与太多的陌生人素未蒙面、却频繁的进行购物交流、工作联系,甚至聊天的感情宣泄。这种变化逐步改变人们对客观世界原有的感性和理性认知,而愿将自己束缚于虚拟的网络世界,进行个性的放纵、情感的藴籍。慢慢的,人们会混淆客观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界限。

案情简介

  • 2016年,因盗窃罪从崔家沟监狱服刑期满出狱的王某回到社会上,他不愿意回家,因为怕看到朋友的白眼和邻居的嘲讽。二十六岁的年龄,他希望有同龄人的爱情、希望有经济上的金钱满足,但是他不愿意像自己的父母日落而作,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挣钱来满足自己的经济支撑。他开始在网络上寻找自己的机会。他用微信在网络交友平台百合婚恋网注册账号叫阳光,然后挂上了一份从网上下载的年轻、帅气俊男的照片设为自己微信头像,介绍自己是崔家沟监狱狱警,谎称一假名,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留学生,家庭条件优越,个人收入颇丰,正读研究生学历,父亲是某市市长,现寻觅一位温柔、贤惠、谈的来的性格相投的女朋友。然后四处加网友,以求得到回应。一个月后,他即得到回应。一名叫张女的网友开始联系他。两人聊天后,王某就直白的讲自己愿意和张女处对象,相互以老公、老婆称谓。张某提出共同在西安准备开一个汽车美容店,需采购设备资金不够为由,并承诺会同其结婚,提出要求让张女给想办法筹钱。张女提出自己没钱,王某就声称如果没钱就不结婚。张女为了讨张某高兴,就向父母借钱,被拒后,王某告诉张女可以在西安贷款网上借钱。张女就和西安贷款网上客服联系并携带相关手续办理贷款,并将贷款59247元存放于张女新办的银行卡上。王某假扮是王某的朋友,受王某之托前来取卡。就这样,张女第一次见到了坐在出租车上的网恋男友王某,但是却以为是王某的朋友。给卡,告诉密码,走人,网谈25天的见面就以这种极其简短而仓促的方式结束,留给张女的只是一张带着微笑的陌生男子的面孔。此后,张女即很少能在王某。至此,双方交往仅仅25天。
  • 王某在和张女交往的同时,还交往了另一个网友,该网友是西安某厂的女工李某,他编造在西班牙办理毕业证钱包丢了急用钱、朋友被抓需要保释、车发生交通事故等各种理由,让李某通过微信及支付宝转账的方式多次给其转款82900元;后又以其母突然去世,购买墓地急需用钱为由,冒充自己的朋友将李某一张存有114000元人民币银行卡拿走,将该卡中款取现消费。王某共计向李某骗取款项14笔,在交往仅仅45天里共计骗取19万余元。
  • 案件东窗事发,是王某的网友张女由于联系不到王某遂起疑心,到崔家沟监狱找人了解,查无此人,遂向王益区公安分局报案。到公安机关通知女工李某时,李某还压根没有怀疑过自己被骗的事实。
  • 王益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6年,并处罚金2万元。

案例解析

  • 本案王某主观上以骗取他人财产为目的,采取虚构自己长相、身份、职业、假借各种莫须有的事由骗取他人财产达到25万余元,其行为触犯我国刑法关于诈骗罪的规定,被判处5年半的有期徒刑。该案给人们留下许多思考:
  • 1、从作案时间来看,时间比较短。张女从认识时间2016年11月20日到案发2016年12月19日,前后时间仅仅29天;女工李某从认识2016年11月13日到案发2016年12月27日,前后时间仅仅45天。
  • 2、犯罪手段根本不严谨,而显极为低劣。 张女在2016年12月22日的笔录中(第18页)谈到“我 在西安办贷款的时候,贷款公司需要用他的身份证,……他却给我说他是西班牙国籍,没有中国身份证”,“后来我接触了这些办贷款的业务员……其中一个叫雷震的业务员还给我说张楠可能是个骗子,让我不要办贷款。”王某诈骗编造的事实是不合逻辑,漏洞明显!一个公职人员的狱警哪能没有中国国籍!受害人是公职人员、大学毕业,基本的理性都能发现的欺骗、拙劣的手段,且在他人提示后竟然无意识!
  • 而在王某对女工李某诈骗中,王某只是很随意的借口,却是十几笔的不停索要钱款,最大一笔114000元。其手段极为低劣。
  • 3、空间特殊,受害人将网络世界混同于现实物质世界,将网络恋情等同于现实恋爱关系。
  • 受害人的被骗过程,发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的交流中。网络世界原本只是给双方提供了一种联系,而该联系也只是未来确定现实恋爱关系的开始。受害人将网络世界混同于现实物质世界,将网络恋情等同于现实恋爱关系。是本案发生的一个特殊点。
  • 受害人张女在笔录中描述双方关系是:我们的关系已经非常亲密了、我相信他是真心要和我谈恋爱要和我结婚、我太爱他了特别想和他结婚、还说这件事办成了就娶我、完成心愿跟他结婚。二受害人均仅仅和被告人网络交往不超过两个月,且没有见面的情况下,以恋人相互称谓,给付多笔、间有大额款项,明显的缺乏最基本的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等同。
  • 二受害人是已经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的人群,一个是大学 生、一个中专生,其将网络交往混同于客观世界的认知,非理性的行为,是本案发生的重要原因!在我们对受害人表达同情之时,也对他们的缺乏社会安全经验的无知、愚钝感到痛心!
  • 2018年4月30日
  • (完)

ICP证:陕ICP备20003610号-1

陕公网安备 61020202000019号